马金磊:这个扶贫干部亲得很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18-07-23 来源:土右旗文明网

  盛夏,火辣辣的太阳灼烤着大地,土右旗农业综合开发办的干部马金磊正搭车前往他的扶贫联系点将军尧镇王三成村。今天,他要去贫困户常当元家中,给他送去500元的产业扶贫分红金。78岁的常当元由于老伴常年患病卧床,再加上高昂的医药费,原本生活就不富裕的一家人更是雪上加霜。     

 

    “小马来了,快进屋,这大热天的可不要中暑了。”常当元拉着马金磊的手往屋里走。老伴白存女看到小马更是脸上笑开了花。

  “常大爷,我这次来是给您送这500元合作社养猪的分红金,你们行动不方便,我就直接给你送过来了。”马金磊把装有500元的信封递给常当元。常当元感慨道:“这个小马亲得很,可是把我们当亲人对待呢,冥思苦想地给我们想办法摆脱困境,都赶上子女们的关心喽,现在呀比亲人还亲,我们真不知道该拿啥回报了。”

  马金磊笑着说:“我不是您的干儿子嘛!”一家人笑了起来。

  马金磊成了贫困户的儿子,对自己的家人却满怀愧疚。今年5月份父亲在回家的路上不慎出车祸,手术、住院,由于扶贫工作繁忙,直到父亲出院他一天都没有照看过。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妻子和母亲的身上,母亲和妻子的埋怨也曾让马金磊有过动摇。他说:“扶贫工作让自己的生活没有了规律。但每每想到王三成村那些贫困户期盼的眼神,此时的放弃可能意味着扑灭他们脱贫的信念,我真是于心不忍。”

  牺牲小我成就大我,马金磊一边继续开展扶贫工作,一边做家里人的工作,同时,他所在的旗农业综合开发办的领导和同事们也积极帮助他解决家庭的实际困难,并细心地化解夫妻矛盾。驻村三年来,他帮扶的贫困户每年都在实现脱贫致富,王三成村的贫困户都很信赖他,因为马金磊就是他们脱贫致富的领头人,工作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家人也开始慢慢地理解和支持他了,并成为他开展扶贫工作的坚强后盾。

  “当了驻村干部,不能当‘外行人’。驻村前,我对农村工作毫无经验。工作中,我感受到光有激情是不够的。为了掌握村里的情况,我走访、摸底、座谈、组织活动,和村民们聊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难处。每天我的脑子里都在想着明天村里需要安排哪些事,后天安排啥,近期中期远期分别处理哪些事儿。扎根农村就不能当外行,村民的大小事,里里外外都要掌握透彻。”马金磊告诉记者。

  马金磊常想,如果他要是土生土长的王三成村的人,他该怎么做,该以什么办法更好地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驻村这么久,他正在探索着村里的发展之道。

  

 

  土右旗将军尧镇王三成村是该镇最偏远的一个村,也是镇里贫困人口最多的一个村,全村共有321户、832人,其中贫困户有54户。唯有产业扶贫是他们能走的路数,种什么养什么都要因地制宜,生猪养殖已经成为他们村里脱贫致富的一个重点项目。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马金磊和村干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目前已经争取到专项脱贫项目资金290万,为村里的合作社建设500头的生猪养殖基地,新建猪舍2栋及购进现代化养殖设备,以后每年可向村里农民贡献243头仔猪。“有了这些产业的帮扶,相信我们村再过不久也一定能够脱贫致富了,”马金磊激动地说。

  

 

  3年时间里,马金磊从将军尧镇的党三尧村到王三成村,不叫苦不叫累一直奋战在工作第一线,四处筹措帮扶资金27万元,用于购买收割机和大型农机具,解决贫困家庭收割难的问题。累计拆除危房和破旧无人居住房屋、圈舍50多处,清理草堆垃圾堆20多处,给沿途村庄清理公厕和拆除报废公厕30余所。

  夜已深,马金磊翻看着自己手机里每一张入户走访的照片,每一张照片后面都是一个故事,为了这片土地奋斗、为了这方百姓做事,他永远激情澎湃!

  (包头日报)

责任编辑:刘磊
0

相关报道

美岱召6.jpg

有关美岱召的故事,你知道几个?

美岱召是一处明代建筑,原称大板升城,占地面积四万多平方米,现存明代建筑250多间,素有藏传佛教塞外弘法源头的美誉。 元朝灭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