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查玛舞:戴上面具,驱魔祈福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18-09-21 来源:土右旗文明网

  

   

  在内蒙古很多地方,每逢节日、祭祀,人们都会跳一种舞蹈,这种舞蹈看上去神秘且区别于蒙古族舞蹈的风格,人们习惯地称它为“跳鬼”。土右旗小召子村是一个因庙得名的村庄,这里保留着神秘的面具舞蹈——查玛舞。400年前藏传佛教远道而来扎根蒙古草原,查玛舞也随之传入蒙古地区。乾隆九年(公元1749年),查玛舞落足于土右旗境内的萨托公路45公里处小召子村的广福寺。如今,查玛舞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面临失传的窘境。 

  

  

  

一座因庙得名的村庄 

  

  佩戴人、神、兽、魔、鬼等怪异面具的喇嘛们手持法器出场,寺庙乐队的铜制“筒钦”(长筒大喇叭)一个接着一个地缓缓吹响,声如牛吼。此刻,沉重的鼓声和嘈杂的铃声交织在一起,发出强烈的轰鸣,振聋发聩的铜钹刺破青天。表演者默诵藏文口诀,跟着快慢节拍,在鼓号中激烈地跳动,一幕一幕地按规矩演出。 

  每逢农历正月初九,位于土右旗将军尧镇东南侧的小召子村广福寺广场上,远近村民都来这里观看演出,最让他们期待的就是查玛舞,整场演出持续一个多小时,但是没有一个观众愿意离开,这个历史悠久的神秘舞蹈,深受附近百姓的喜欢。 

  

  

  

  小召子村,因为小召子这座庙而得名。广福寺俗称小召子,藏名“昂得庆斯么”,蒙古名“伊么庆”,意为药王庙,始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嘉庆三年(1798年)毁于天火(雷击起火),嘉庆十一年(1806年)重建。由于建筑规模较小,所以民间普遍称之为“小召子”。广福寺是土默特右旗河套地区历史较久的喇嘛教召寺,其影响面常可波及到萨拉齐、托克托县、准格尔旗等地。 

  小召子庙佛教管理委员会主任、查玛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白光宝介绍,清嘉庆十一年所建之广福寺,占地约10亩,主要建筑为佛殿与经堂。佛殿正门上方悬挂有蒙古、藏、汉三种文字的“广福寺”牌匾。佛殿外顶上建有一座1米多高的鎏金佛塔,小巧玲珑,金光闪耀。佛殿内,进深5米,高7米,宽10米。顶棚为彩绘八角藻井,各种佛像绘制栩栩如生。殿中供奉着高达5米的“伊么庆”(药王)塑像一尊,也有如香烟盒大小的铜铸佛像多尊。佛殿内还有两盏特大型铜铸佛灯(各盛酥油25公斤)和上百盏酒盅大小的酥油铜佛灯,这些灯常年昼夜不熄,添油上香者终年络绎不绝。 

  

传承二百余年的舞蹈 

  

  走进土右旗将军尧镇小召子村,一排藏传佛教八大金刚塔显得异常显眼,没有庙会的时候,这里显得空旷冷清,但是每年举办庙会的时候,这里却人山人海。 

  

 

  新中国成立后,庙会一年举办一次,从农历七月初七开始,一般都举办5至7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小召子村广福寺被全部拆毁,庙会停办。1980年,小召子村里举办了改革开放后首次广福寺庙会。正会期间,舞台上穿插表演了喇嘛教的查玛舞,使人们感到很新奇独特,观者人山人海,一时间,小小的村子,涌入数万人赶会,创下了该庙会的历史纪录。此后,小召子村每年都要举办一次传统庙会,以丰富当地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1986年,经有关部门同意,小召子村在原广福寺遗址南端100多米处,兴建了一座10米高的喇嘛教佛塔。从此,常有信奉者在塔下举行宗教祭祀活动。2003年,由地方筹资30多万元,在佛塔北侧50米处,建起400平方米藏式风格的喇嘛教庙宇一座,筑起庙院围墙1000多延长米,庙院占地近百亩。同年,从青海塔尔寺请回“释迦牟尼”“弥勒”“药王”3尊佛像供于殿内。2006年,广福寺正式恢复了每年农历五月十三的“祭敖包”活动,广福寺传统活动也逐步向民俗、文化、旅游方面靠拢。2006年,小召子村投资13万元,在新庙宇西侧建起了200平方米“文化大院”活动大厅一处。此后,文化大院大厅内经常开展具有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的山曲儿对唱、打坐腔、牌子曲演练、二人台表演、红歌会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十六世纪后半叶,查玛舞由藏传佛教的格鲁派黄教传入蒙古民族地区,乾隆九年(公元1749年),查玛舞落足于土右旗境内的萨托公路45公里处小召子村的广福寺。最早主持庙里查玛舞的喇嘛叫弦尔罢,第二代是我爷爷韩·巴勒登,到我父亲白文勣这里是第三代,后来是王风山、伏俊华、张俊义、戚金龙等人负责,2006年我开始主持此事,算是第五代传承人了。”白光宝说,查玛舞也叫“跳布战”,又叫“跳鬼”,是一种宗教舞蹈,是蒙藏寺庙活动中带有故事情节的舞剧,是兼宗教、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民俗歌舞。 

  

面临即将失传的窘境 

  

  查玛舞种类很多,内容形式各异,以特制的服装、面具,扮演不同的角色,演跳者是寺庙喇嘛。大型查玛舞共28套,其中包括人物伊克塔木(骨古骨老)、伊克阿吉勒(印度神)、尤勒(土地神)、查干乌贡(老寿星)、哈兴哈(欢乐神)等,先后出场40多人次。而小型查玛舞有菩萨、罗汉、弥勒、沙弥等人物出场,时长从6分钟到一个小时不一而足。 

  2012年,查玛舞入选包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白光宝成为传承人。 白光宝介绍,查玛舞在土右旗经过了250余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保留了藏传佛教古朴、刚劲特点的基础上,又结合了蒙古族的粗犷、豪放,它通过表演来实现“驱除恶魔、祈求吉祥”的宗教思想。 

  查玛舞在土右旗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不断流入新的内容,具有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色彩,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群众中拥有众多的观众,艺术影响力和辐射力强,然而,随着年代日益久远,查玛舞的很多面具、内容已经濒临失传并显现出人才断代的尴尬。  

  “我小的时候,庙里的喇嘛有四五十人,表演的面具有40多个,后来这些面具逐渐失传,到2006年我统计的时候,只剩下14个面具。”白光宝感慨地说,虽然现在每年的庙会还有查玛舞表演,但是已经有点力不从心,14个演跳者加法器、乐器人员共20人,这些人大都已经上了年纪,而年轻人不愿意学或者没有时间和机会学,再过若干年,查玛舞肯定会逐渐消失。 

  白光宝的另一个身份是土右旗乌兰牧骑二人台艺术团副团长,如今,他正在尝试向乌兰牧骑的年轻舞蹈队员传授查玛舞,想让这一古老的神秘舞蹈继续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任婧榕
0

相关报道

10.jpg

敕勒川旅游文化节敕勒川口才专场演出精彩上演啦!你家娃登台了吗?

7月30日晚,土右旗第十一届敕勒川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之敕勒川口才专业培训中心专场演出在萨拉齐生态公园精彩上演,旗政协副主席刘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