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重教建学堂 优良家风远流长——老萨县教育史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18-01-19 来源:土右旗文明网
  

    绥远教育史上有过所谓“东凉西萨”的说法,凉指凉城,萨便是萨拉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萨拉齐当年的风光,是与教育密不可分的。商业、手工业繁荣,是内部的繁荣,教育事业繁荣才是外向型的繁荣。中国传统的阶级划分是士、农、工、商,毕竟由读书人而进“士”,才能呼风唤雨、荣耀乡里。

  

  萨拉齐人多是山西人的后裔。山西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虽没能成为江浙那样的人文渊薮,但是崇文重教的风尚还是浓厚的。因此,那些走西口出来的穷汉们,一旦生计有了着落,办私塾、请先生、启蒙开智是首要的事务。

  

  

 

  清代的私塾 

  遍地私塾出秀才 

  私塾是中国古代主要的启蒙教育形式。私塾先生大多是乡间粗通文墨的长衫文人(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萨拉齐,私塾先生中不乏文墨高深者。当年,萨拉齐城内的潘恒、胡德鑫,大岱村的赵英,保同河的老根先生都是周边有名的私塾先生。双龙镇流传着一句话:“西河堰说不得话,木头湖打不得架”,指的就是清末西河堰村的私塾里出了岳绍祖等十二个秀才、贡生,因此在这里讲话要特别注意。

 

  清末包、萨地区著名的同盟会会员王建屏也曾在萨拉齐做过私塾先生。据史料记载,“辛亥革命后萨拉齐第一任县知事王树侯名建屏,山西忻州县车道坡村人,中年时期在家乡山区一带招募数百人反清,失败后流亡塞外,在萨拉齐经同乡连某的介绍下设馆授徒”。

 

  乡村的私塾是各类人才成长的摇篮。民国年间,苏波盖村刘惠士在村内办了一所私塾,这里后来走出了克力更(蒙旗独立旅(新三师)教导员,党的地下工作者)、陈炳宇、刘世藩、刘世明(北京医科大学教授,编著《医用太极运动外推拿按摩法》)等地方知名人物。

 

  私塾内体罚是很常见的。待官办学校兴起后,萨拉齐的私塾学童私下流传“赵钱孙李烂席片,越打爷爷越不念,再打爷爷上圐圙”。“圐圙”指萨拉齐,因当时萨拉齐已普及官学,不体罚学生,故有这样的顺口溜。

  

  育才书院育英才 

  育才书院是清末萨拉齐厅的第一所官办学校。它是“清同治八年,邑同知文山暨绅商李聊香等因在筹办团防建筑围堡的经费中撙节提出制钱六千串,呈奉上笔批准”创办的,地点在城内关帝庙东。

 

  清末新政中,张之洞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提倡书院改制为学堂,并很快被朝廷采纳推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育才书院改名为“蒙小两等合设学堂”,并迁往大东街一所粮店院内。学堂分为蒙学(即初级小学)、小学(即高级小学)两级,教授经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格致、体操各科。

 

  光绪三十年“呈准征收绒毛、渡口、船筏等捐,以增经费,添收学生,于是校务逐渐扩充”,民国六年该学堂又改为高等小学校,十四年改为县立第一小学校,同时将学制定为四二制(初级四年,高级二年)。

 

  日伪时期该校迁往大北街旗杆巷,时有六个年级、8名教员、173名学生,抗战结束后该校迁回大东街,这便是今天大东街小学的前身。

 

  清末新政中,萨拉齐厅继育才书院之后陆续又创办了几所学校。其中在城内的有四所,分别为东街城隍庙小学校、南街观音庙小学校、西街财神庙小学校、北街吕祖庙小学校。在乡村者有“光绪三十一年同知余宝滋考録塾师,组成师范速成科,翌年分派各村充任教员”而建立起来的二十五所小学校,分布在吴坝、土合气、公积板、威俊、苏波盖、麦达召等村。这些学校到20世纪40年代仍然全部为一个年级,教员在城内者为二、三名,在乡村者多数为一名,学生三十到五十名不等。

  

 

  清真小学堂建校地契,此契记载,民国元年清真小学堂就已开始筹建 

  风生水起办教育 

  传统的中国社会漠视女子教育,萨县曾流传有“男子上学堂,女子下厨房”的俗语。辛亥革命后,中国的风气日益开放。萨拉齐虽处塞外,但有识之士们很快就弥补了女子教育的空白。辛亥革命后,萨县第一任知事王建屏,于民国2年(1913年)在城南礼拜寺巷创办了县立女子初等小学堂。这所学校后来改迁到河槽街路西,1942年有3个年级5个班,66名女生。女子教育除官办外,尚有社团成立的民间学校,如萨县万国道德会就曾创办过启知女校(三小的前身)。

 

  真正将女子教育办得风生水起的是教会学校。教会学校秉承西方的教育理念,无分男女,学生很大一部分是教会抚养的弃婴,这些弃婴大多是女性儿童。教会在萨拉齐办有专门的女子学校——萨拉齐基督教三妙女校。此校成立于1915年,主要招收育婴堂的女孩上学,校长是瑞典人达理白。教员有贾仁、李尚庆、曹守坚、曹守德、魏淑文、鄂永福、杨荣贞等,课本使用当时通用的《新学制》《新课程标准》等。

 

  教会学校对民国萨拉齐的教育贡献最大。1943年,萨县境内共有学生5410人,其中教会学生2805名(女子1165名)。仅从学生数量来看,教会学校就占据了当时萨县教育事业的半壁江山。几乎所有教民村或办有堂口的村庄都有教会学校。

 

  王建屏有强烈的“教育救国”理念。他本人曾在萨拉齐开馆授徒,任知事的第二年(1913年),连续在教育上兴办了三件大事:成立萨县首个政府教育机关——劝学所(1925年更名“萨县教育局”);创办萨县第一所女子学校;创办萨县第一所民族学校——萨县清真小学堂。萨县清真小学堂是今天土默特右旗回族学校的前身。

  

 

  桃李芬芳扬美名 

  萨县教育史上两个著名的机构——萨县民众教育馆、萨拉齐县立中学(萨一中),创办时都有一番有趣的过程。前者的启动费用是罚款,后者是强捐。

 

  日伪时期,萨县的一些不法商人大发国难财。那时,日军鼓励萨县种植鸦片,并设立土业组合垄断收购。土业组合任用汉奸狗腿,向老百姓强征勒索,这些汉奸从中渔利,大发横财。

 

  抗战结束后,萨县参议会议长刘昆(玉山)、副议长陈壁(昆山),参议员贾海峰、刘盛五、李瑞霖(雨田)等人组建兴建委员会,向日伪时期以贩卖大烟而大发横财者强行募捐,收得捐款后,于1947年春建立萨拉齐简易师范学校。次年又在简师的基础上成立萨拉齐县立中学。

 

  1950年春,人民政府接管该校,改校名为绥远省立萨县中学,学校对原教职工一律留用,任游世基为校长。当时,全校有3个初中班,学生120名,教职工18名。1951年秋,将小巴拉盖学校所设的中学部(培英中学)师生全部合并于萨中。1972年,萨拉齐中学更名为萨拉齐第一中学。

 

  萨县教育之发达、人才之众多,早成为绥远的一桩美谈。昔年,绥远有“塞北三大文豪”,均为萨县人。内蒙古著名文史专家刘映元,原任《上海申报》、《南京中央日报》驻绥记者,《奋斗日报》采访部主任,此人跑遍了整个绥远地区,见多识广,对各地的历史掌故多有了解。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抗战以前绥远人才缺乏,中学生就能过问地方大事。但萨县的文化则较发达,有所谓‘东凉西萨’(东凉是绥东的凉城)之称,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旗杆’林立,不仅每个村都有中学生,有大学生和留洋学生以及前清老秀才的地方也很多”。(据《包头晚报》)

责任编辑:武建飞
0
上一篇:

相关报道

乌兰牧骑.jpg

大地舞台上萌生的“红色嫩芽”

作为自治区为数不多的至今保留的农区乌兰牧骑,土右旗乌兰牧骑在47年风风雨雨中,历经数次兴衰仍初心不改。每一代乌兰牧骑队员都踏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