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在乡间流淌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15-11-04 来源:包头新闻网

“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是基础”。2014年,自治区党委全面启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旨在通过三年努力促进并实现农村牧区面貌有根本改观,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市坚持把工程推进与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软硬相济、内外兼修,积极推动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人文美、风尚美、环境美、创业美。

关键词一 人文美

◎守护:看得见山水寻得见乡愁。一座青山、一条古巷、一塘清水、几棵古树、几幢老屋或是一段传说,往往就是一个村庄的独特符号。我市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注重挖掘保护这些生动鲜活的乡村符号元素,突出一座村庄的个性,守住最有味道的生活静物、最原始的童年记忆,以及最美生态,使浸润乡愁的村韵真正成为“心灵的故乡”。

◎乡愁村韵: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我市各旗县区充分考虑各村庄风土人情、地理风貌等因素,对“十个全覆盖”村庄进行规划设计。达茂旗规划建设了以晋北风情为主的乌克忽洞镇、小文公乡等农区集镇,以蒙元文化为主的达尔汗苏木、希拉穆仁镇等牧区集镇,以突出边境异域风情的满都拉集镇;东河区、九原区规划建设了具有老包头风情的村庄;固阳县对有传统文化象征意义的古屋、水井、老树等,一律进行维修保护,尽可能保留原貌,使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乡土风情得到有机融合。土右旗民俗馆、乡贤文化馆东河区王大汉村史馆更是浓缩了100多年的农耕史,充满乡土气息的物件引人回忆、让人思索、使人感慨。

◎传承: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因此,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注重把流传几千年的乡土气韵、桑梓情怀、家风家训、非遗传承,以及历史记忆的依恋与渴望大力弘扬传承,为的就是在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把历史和人文作为不可或缺的必备要素而纳入其中,以确保美丽乡村能带着传统进入现代。

关键词三 环境美

◎设施完备、生态秀美:以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为统领,我市着力开展农村“六乱”(栅圈乱搭、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治理,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改善村容村貌。深入推进农村房、水、路、电、厕等基础设施集中配套;统筹农村文化服务设施阵地建设,加大农村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成农村文化站(室)818个、文化大院233个、草原书屋601家、农家书屋和万村书库40多家,宜居、宜业、宜人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群众笑意写在脸上,有更多获得感。

◎乡村少年宫放飞乡村孩子的梦想:各乡村学校结合实际,突出地域、民族特色,努力打造马头琴、扬琴、蒙古象棋、民俗文化等特色项目和经典诵读、校园剪纸、手工制作、科学探索等优秀品牌,极大地满足了农村未成年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为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11年以来,我市共建成81所乡村和城市学校少年宫,实现乡村学校全覆盖,让8万余未成年人受益。

关键词二 风尚美

◎培塑:充满浓郁乡村特色、寓教于乐的万余平米手绘主题文化墙,宣传身边乡间邻里的善行义举榜、“孝道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二十四孝浮雕、图谱,乡贤文人编写的琅琅上口的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核心价值观顺口溜、快板、数来宝、二人台、山曲小戏……让文明乡风吹遍了农村广袤大地。

◎尚德:围绕“尽责圆梦”、“德润鹿城·文明包头”两大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勤俭持家·致富圆梦”活动,大力实施“道德致富——传帮带”工程,深入推进以“反五风”、治“六乱”为主要内容的乡风文明大行动和“亲帮亲”农村志愿服务,宽厚而善良、黝黑而勤奋的乡邻,让乡情、乡村成为无法忘却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四 创业美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全市各旗县区依据各乡镇、村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等因素,积极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模式,培育壮大“产业强村”和“特色富村”,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有力支撑。

◎勤劳致富生活比蜜甜: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安定祥和的乡村秩序、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文明和谐的乡亲邻里,切实改变了农村老人“烧香拜佛看电视”,年轻人“白天赤膊晚上赌博”的现象,心思活泛起来的农民竞相成为“种养殖”、“商工贸”行业科技致富能手,过上了勤俭持家致富奔小康的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李 瞳
0

相关报道

1111496101_14047239952651n.jpg

土右旗沟门旅游文化节启幕

大雁滩景区坐落于土右旗沟门镇境内,紧邻呼包高速公路和110国道,占地面积约1500亩,包括百草园、养殖观赏园和采摘园三个专区,提供有...